读《程序员》:眼界 > 能力 > 所得

不买《程序员》有段时间了,上次买的时候还是十块,现在已经是十五块了。不肯付钱购买的原因有三:

首先,不对口味。现在软件应用领域越来越多,采用的技术也是五花八门,细化得太深,也就造成了“术业有专攻”,进而“隔行如隔山”。自认不够聪明,不少技术文章我看得云里雾里,不知东西。

其次,Blog。通过Google Reader,我订阅不少大牛Blog的RSS,虽然不是每篇博客都能读友所获,醍醐灌顶,但是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。大牛就是大牛,写博客都不带转贴的,几乎清一色的原创。

RSS

RSS

再者,太假。一些署名为外企高管、标榜“高端视野”的文章实则是广告文章,有时,署名和配图明明是外国人,但是缺能用方块字洋洋洒洒写上不下八百字的大论,真让人想起来“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,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”。

言归正传,虽然它有那些不是,但是你还找不出来第二本适合我这个人群阅读的期刊,有机会还是要看看主流媒体的动态。得益于年前办了张广州图书馆的借书证,拿到了二月刊的《程序员》,翻来翻去也就觉得《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》读起来很有感觉。

这篇文章的精华在于后半部分,“我的心得”与“我的建议”写得很好。

在打工的环境下,在一个大型的、盈利良好的企业内,价值创造的链条被切成若干关联的环节,大部分基层员工被局限在某个环节内,无法直接曝露在客户面前,更无从了解价值链条的细节。

我现在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,我的烦恼就是从九点到十八点,身体被困在三、四平米的格子里,交流被限制在一个team熟悉的七、八个人里,感到空间很小。相比从前在老东家的日子,搞讨论、做演示、见客户等,现在真的好单调,甚至有回头的想法。

眼界大于能力,能力大于所得,这是作者张辉提供的建议。我把他对这句话的解释,翻译成自己的看法,那就是,不“偷安”于基层职位,了解行业和公司的远景,形成眼界;眼界宽阔了,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,进而去学习,去提升能力;能力提高了,而与原来能力匹配的所得自然就低了,进而所得提高。

我自认自己眼界不狭隘,对业内的动态跟得也紧,也形成了个人对行业发展的看法。能力方面需要提升的地方不少,例如阅读大型项目的代码,高质量C++的运用等等。所得嘛,当然是多多益善。

最后,把作者的建议摘录如下:

  1. 把微笑和与人为善作为每日习惯。
  2. 学会经常真心地称赞自己身边的同事、朋友。
  3. 头十年的时候,你的价值可能只体现在拿到手的现金上,但往后的十年、二十年,你的价值更多是人脉、眼光和社会影响力。
  4. 多出去旅行,同时多在旅途结识朋友。
  5. 成功都需要一点运气,想要成功,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增加这种成功的“概率”。
  6. 帮别人创造价值在先,取得回报在后;帮助别人成功在先,自己成功在后。

再说点跑题的话,在我看到“职业安全”、“财务自由”时,我猜想作者应该是《富爸爸 穷爸爸》的读者吧。还有,此文里有个比喻很有趣:人情就像是储蓄,不要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去存钱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comment